Chapter Content

Calculating...

哎,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聊一个挺重要的转变,可以说是思维方式上的一个根本性变革吧。就是咱们得意识到,现在搞经济、搞建设的这套路,差不多到头了。什么路子呢?就是“设计”。哎,其实打从人类有历史,就开始“设计”了。设计嘛,说白了,就是挑零件、安排互动,然后做出东西来解决问题。把这些选择画在图纸上,教别人怎么做。

你看,石斧头是怎么来的?就是咱们把对物理世界的直觉,再加上对木头、石头、植物纤维的研究,结合起来,设计出来的。在大部分人类历史里,光有发现还不够,得靠设计把这些发现拼起来,形成一个因果链,才能做出有用的东西。

设计在处理确定性的事情上,那真是厉害。什么叫确定性呢?就是同样的输入,永远得到同样的输出。石斧头就是个例子,手的力量传到斧柄,通过纤维绑住,最后传到锋利的斧刃上,砍东西。当然,也会有失误,手滑了,风吹歪了。但斧头本身是确定的,因为它是一个精确的因果链,一件连着一件,直到产生结果。办公楼啊,桥梁啊,内燃机啊,火箭啊,都是一样的。解决了好多问题,很大程度上要感谢设计。

但是!设计,它会阻碍复杂事物的产生。复杂的,跟石斧头、办公楼、桥梁、内燃机、火箭,完全不一样。复杂的东西,那都是大自然的玩意儿。发动机有齿轮和活塞,大自然的解决方案嘛,湿润、光滑、有机。大自然才不用零件拼零件,它不用制造因果机器。大自然的解决方案是自适应的,有韧性的,最重要的是,它是涌现出来的。

复杂的东西,它有不确定性。同样的输入,不一定得到同样的输出。这种不确定性,才是复杂性的本质。但是,这并不是说复杂的东西就更难了,不是这样的,完全是另一种存在。复杂的东西不是靠确定性的步骤来产生结果,而是以某种其他的方式来显现出所需的东西。这种“其他的方式”是这本书要讲的重点。不能用还原论科学来解释大自然的创造方式。涌现现象,它挑战了现在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解释事物、构建系统的方式。

关键是,涌现现象不能被逆向工程,然后画在图纸上。不确定的东西,缺乏精确性和控制,而精确性和控制,恰恰是人类开始建造东西以来,传统工程的主要手段。所以,避免复杂性,就成了现在大规模建设的核心原则。避免复杂性,是为了防止出错,保证系统的可靠性。石斧头要是握不紧,或者容易被风吹歪,那它要么没用,要么危险。

如果没法控制输出结果,那“设计”这个前提就站不住脚了。零件的选择,零件之间的连接,以及任何设计图,都没法说明事物是如何运作的。只有能控制的东西,设计才有价值。设计需要严格的确定性。要能够看到零件之间如何相互作用,要能够推理出事件链如何导致确定的结果,才能进行设计。

但是,涌现现象是没法设计的,因为它不是关于内部因果关系的。涌现现象,虽然也是为了产生解决问题的结果,但是它和“事物相互碰撞”这种简单的概念不一样。涌现现象的底层机制,看起来根本不像机制,至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制。虽然涌现现象是通过零件的集体作用来体现的,但它看起来和那些零件完全不同。设计,是涌现现象的对立面。

解决现在的挑战,我们需要创造复杂的东西。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人类历史的新阶段,我们建造的东西,必须变得复杂。复杂性的必要性,是因为只有复杂的东西才能解决真正困难的问题。困难的问题,不是指很难,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用简单系统的视角来看待复杂性。我们误解了简单和复杂之间的区别。复杂性不是简单系统的延伸,完全是另一回事。只有用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复杂问题,才会觉得困难。复杂问题和石斧头、办公楼、桥梁、内燃机、火箭所解决的问题,完全不同。复杂问题需要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

为了在这个即将到来的复杂性时代进行建设,我们需要将涌现现象融入我们构建的系统。对传统工程师来说,“工程涌现”听起来像是个矛盾。如果构建一个无法推断其内部结构的东西,那意味着什么?人们如何设想自发产生的事物的外观和感觉?人们如何理解一个输出结果与组成它的部分完全不同的系统?然而,这正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任务。

这几乎改变了一切。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科学和工程范式,工程涌现的需求迫使我们重新定义精英制度,以及先前对技能的定义,这些卓越的概念都依赖于此。影响是广泛的。一切都归结于构建事物。我们不仅构建技术,还构建制度、文化规范和价值观、社会网络、知识和教育体系、经济体系、政治结构、社会支持体系以及道德和法律框架。工程涌现的需求排除了几乎所有科学、工程和经济叙事的基础。

最终,复杂性时代将使我们回归本源,迫使人类拥抱我们进化而来的自然技能。这些技能被所谓的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需求所贬低。世界已经将人类偏见和我们对启发法的依赖病态化。这种贬低的视角是我们在整个历史中构建的简单系统的副产品,在这些系统中,低维度思维被证明是一个极好的盟友。但这种简单的框架背叛了在复杂性下起作用的东西。我们的软偏见和混乱的启发法之所以进化出来,是因为它们是解决真正难题的方式。

人类之所以进化成现在这样,是因为对细节的了解并不能解决难题。社会一直被告知要淡化人类的情感,认为这是一种较弱的推理形式,而事实上,最好的理由来自渴望遵循一个人的进化情感线索。这不是对人性的软弱一面的呼吁,也不是对理性的不满,恰恰相反。这绝对是反对傲慢和智力上的不诚实,即告诉自然她做错了。

目前的科学和工程范式植根于设计的概念;我们可以对自然进行逆向工程,观察它的组成部分,解释事物的运作方式,并利用这些解释来创建一个计划。我们使用设计来通过分工来指导数百万人的努力。设计是当今知识和技能概念的基础。没有设计,我们就不会知道该做什么、如何修复事物或如何将系统视为可靠。我们被告知,要了解某件事,就是要了解激励我们的现象的内部运作,以及我们由此构建的任何东西。

人类建造的几乎所有技术事物都是机械的和确定性的。这是因为我们创造的机械和电子事物在定义上都是简单的。这里的简单并不意味着容易找到,而是指为解决挑战而创建的物理解决方案以确定的方式产生其输出。简单的对象使用一组基本的因果连接步骤来产生其输出。这种结构无法解决绝对困难的问题。简单的事物解决简单的问题。复杂的事物解决难题。

大自然的解决方案解决了所有最困难的问题。这些自然难题是在自然环境中呈现的,并通过实现涌现结构来解决,而不是使用简单的零件混合将输入转换为输出。自然难题并不完全适合计算机科学的“复杂性类别”,或用于表示问题难度等级的任何其他分类。自然难题无法通过将其分解为几部分并单独解决来解决。自然不受人为的、低维度的人类工程方法的影响。只有真正复杂的事物的存在才能带来自然难题的解决方案。

解决自然难题的解决方案具有与人类传统上建造的东西根本不同的物理构成。复杂解决方案中的零件和交互数量远远超过人类创造的机器。但人类工程与自然之间存在一个共同点。自我们开始以来,增加零件的数量以应对更大的挑战一直是人类技术进步的一部分。

让我们从那里开始我们的旅程,从人类不断将零件串联起来,以寻求更高、更远和更快的速度开始。

Go Back Print 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