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Content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聊聊一个挺有意思,但也挺重要的话题,就是关于你对世界的看法,也就是你的世界观。
大家可能都听过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吧? 故事里,明明皇帝什么都没穿,但所有的大臣、百姓都装作看到了华丽的衣服,拼命夸赞。最后,只有一个小孩子天真地说出了真相:“可是他什么都没穿啊!”
现在社会,好像有点那个味道。 我看到一个YouTube视频,一个记者采访华盛顿大学的学生,问他们一些问题。这些学生,都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应该很有判断力才对。结果呢,记者问一个女生:“如果我说我是一个女人,你会怎么回应?” 那个女生竟然毫不犹豫,笑着说:“好啊,恭喜你!做你自己就好!” 记者还问了其他问题,比如“我七岁了”、“我身高两米”、“我是中国人”等等。 很多人都说:“没问题,做你自己就好!”
现在的年轻人,好像特别强调“做自己”,觉得现实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相信什么、你感觉是什么。 感觉比真相重要?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皇帝的新装》? 大家都不敢说出真相,怕被别人骂成“不宽容”、“没同情心”。
现在啊,你要是敢挑战一下别人的幻想,或者直接指出他们的谎言,那可就惨了。 各种难听的帽子扣过来,什么“爱judge人”、“没同情心”等等。 严重的话,直接把你拉黑,让你在社交媒体上“社会性死亡”。
这种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在社会太强调“感觉至上”了,然后又把“宽容”这个概念给神化了。 好像只要不伤害到别人,别人想怎么样都行。
当然,很多时候,我们确实没必要太较真。 就像我小时候,特别喜欢超人,就用家里的旧衣服,自己做了个超人制服,天天在家里跑来跑去,假装自己会飞。 我爸妈也没说什么,因为这没什么坏处嘛。
但是,宽容也得有个限度吧? 如果我们对一些明显的谎言也视而不见,那是不是有点危险呢? 比如说,之前有个恋童癖,他辩解说,自己心理上是个小女孩,所以看儿童色情片是他的自由。 幸好法官没被他忽悠,直接把他判刑了。
还有,现在社会对跨性别者的讨论也很激烈。 特别是那些生理上是男性,但自认为是女性的运动员。 他们参加女子比赛,那基本上就是碾压式的胜利,轻松打破各种纪录。 这对其他女性运动员来说,公平吗?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立法,想保护女性体育的权益。
说到这,你呢? 你的现实是什么? 你怎么看待自己? 你觉得自己比实际年龄年轻吗? 更瘦? 更聪明? 或者,你会不会觉得自己不够漂亮? 不配升职? 永远不会幸福?
谁能完全摆脱幻想呢? 其实,有些幻想对我们是有好处的。 比如,一个想当演员的人,可以想象自己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领奖。 一个想当科学家的,可以想象自己因为发现了治疗癌症的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奖。 这些积极的想象,可以激励我们努力奋斗,成为更好的自己。
但是,过度沉溺于幻想,对自己有没有害处呢? 会不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甚至破坏我们的人际关系? 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所以,首先,你要问问自己:你的世界观是什么? 你对这个世界的基本看法是什么? 你相信什么?
你的世界观,决定了你的一切。 你的想法、行为、态度,甚至你的穿着打扮,都跟你的世界观有关。
现在有很多流行的世界观,比如无神论、科学主义、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 你可以选择其中一种,直接拿来用。 当然,你也可以自己搭配组合,像个自助餐一样。 有些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善良和宽容,他们的世界观什么都包括,结果就变得很矛盾。
不管你的世界观是什么,你都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你的世界观的基础是什么?
你的世界观有多大?
你的世界观的中心是什么?
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你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你是谁,为什么你是这样。
首先,说说世界观的基础。 我想告诉你的是,不管你的世界观是什么,它的基础都是“信仰”。 是那些你无法证明的想法和感觉。 就算你的世界观是建立在证据之上的,它也离不开一些你无法证明的基本信念。 所以,即使你是无神论者,你的世界观也是建立在信仰之上的。
而且,我要强调的是,不是所有的信仰都一样好。 有基于智商的信仰,有基于情商的信仰,有开明的信仰,也有错误的信仰。 最好的信仰,是建立在开明的、结合了智商和情商的信仰之上。 就像戴上3D眼镜一样,用你的智商和情商,去看清这个世界的真相。
你的世界观有多大呢? 我刚开始的时候,我的世界观很小,只能容纳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 后来,我开始学习更深奥的科学理论,比如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等。 这些理论太奇怪了,完全颠覆了我的常识。 我勉强把它们塞进我的小世界观里,但感觉很不舒服。 后来,我就开始探索其他的世界观。 慢慢地,我的世界观变得越来越大,大到可以容纳科学,也可以容纳上帝。
你的世界观有多大呢? 是像我以前一样,只能容纳科学知识? 还是可以容纳更多的东西?
最后,说说世界观的中心。 你的世界观,其实就是你的宗教。 就算你不是一个宗教信徒,你仍然是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 因为你的世界观,是建立在信仰之上的。 所以,问题就是:你信仰的是什么? 谁或者什么,是你的世界观的中心?
不管你的中心是什么,那就是你的神。 你生活中的一切,都围绕着它旋转。 你崇拜它。 可能是圣经里的上帝,可能是“宽容”这个概念,可能是成功,或者其他什么东西。
几百年前,人们争论地球和太阳,谁才是宇宙的中心。 现在,我们也可以问同样的问题:你的世界观,是以自己为中心,还是以其他东西为中心?
如果你觉得,自己和自己的感觉最重要,那你的世界观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这种世界观很狭隘,因为你无法想象,有什么东西比你更重要。 我以前就是这样。 我只想成为一个科学家,这个梦想就是我宇宙的中心。 我的一切,都围绕着这个目标旋转。
相反,那些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们崇拜的是其他的东西。 比如科学和基督教,都强调无私和真理,而不是自我和感觉。
那么,你的世界观,跟一个理想的世界观相比,怎么样呢? 你的世界观,是不是建立在开明的、结合了智商和情商的信仰之上? 是不是足够大,可以容纳宇宙和它的创造者? 是不是以真理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这很重要。 因为它决定了,你能不能应对生活中的危机。
生活中的危机,就像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一样,会让你措手不及,让你感到绝望。 在那个时候,你的世界观,就是你最宝贵的财富。 它会帮助你,还是会害了你?
还记得泰坦尼克号吗? 当年,设计师觉得它不会沉,所以没配备足够的救生艇。 乘客也觉得它不会沉,所以放心地乘坐它横跨大西洋。 结果呢? 他们错误的信念,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如果你的现实,跟真正的现实相差太远,那当危机来临的时候,你的世界观就会害了你。 也许你一直活在幻想中,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但当灾难发生的时候,你的幻想就会破灭。
所以,我再问你一次:你相信什么? 你的现实是什么? 你的世界观是什么? 它有多大? 你的神是谁或者什么?
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吧。 因为总有一天,你会遇到危机。 在那个时候,你的世界观,你的信仰,你的神,会决定你的命运。
回顾我的一生,我发现,拥有远大的梦想是很重要的。 梦想可以激励我们,也可以激励我们身边的人。
马丁·路德·金说过:“我有一个梦想!” 他的梦想,激励了整个民权运动,改变了美国社会。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个科学家。 这个梦想,把我从洛杉矶带到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带到了康奈尔大学,带到了哈佛大学。
但是,如果我只是实现了这个梦想,然后就止步不前呢? 我可能现在还在实验室里,做着研究。
但是,我不只是一个科学家。 为什么呢?
因为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我的世界观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开放。 我开始相信,除了我能看到、能证明的东西之外,还有一些我无法看到、无法证明的东西。
所以,我不仅实现了我的梦想,我还发现了我的使命。
使命,就是上帝为你的人生设定的目标。 它是上帝计划好的,但最终由你自己决定。
梦想,来自于你自己。 使命,来自于上帝。
梦想可能是伟大的,可能是善良的,甚至是利他的。 但它的本质,是来自于一个小小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 使命可能意味着贫穷、谦卑,甚至是痛苦。 但它的本质,是来自于一个广阔的、不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
使命,不仅仅是指你取得了什么成就,更是指你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基督教里,理想的人格,就像耶稣一样。
使命,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旅程。 一个充满惊喜和挑战的旅程。 一个永恒的旅程。
使命并不总是跟梦想冲突。 但通常情况下,使命比梦想更伟大,更令人震撼。 所以,你要分清使命和梦想的区别。
那么,怎么才能找到你的使命呢? 主动去寻找。 我稍后会告诉你,在基督教的世界观里,你可以怎么做。
我想说的是:就算我无法证明我已经找到了我的使命,但我坚信,我找到了,并且正在实现它。
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生活感到满足和安心。 我觉得我的生活充满了活力,就像一辆1000马力的跑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 我觉得我的性格变得更加完善,更加富有同情心,更加无私。
我的使命,包括探索世界的宗教,寻找科学和逻辑无法回答的问题。
我的使命,包括认识我的妻子,和她一起读圣经,然后和她结婚。
我的使命,包括制作一部关于慷慨的电影,让我了解了慈善事业的伟大。
我的使命,包括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演讲者,向世界各地的人们,讲述信仰的力量。
我的使命,包括写书,包括你正在读的这本书。 在这本书里,我想告诉你:你的使命,比你最狂野的梦想还要更伟大,更令人满足,更有意义!
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我已经看到了应许之地。 我可能无法和你们一起到达那里。 但今晚我要让你们知道……我什么都不担心,我不害怕任何人。 我的眼睛已经看到了上帝的光辉。”
第二天,他就遇刺身亡了。
我很认同金博士的这句话:“我什么都不担心。” 它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危机。
当我在北大西洋的海底,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也感到了一种平静。 我的世界观,给了我智慧、平静和勇气。
不管有没有预感,遇刺肯定不是金博士的梦想。 但是,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一定会把它看作是他的使命。 他的使命,是成为一个永垂不朽的殉道者,一个激励所有被压迫者的榜样。
所以,我再说一次:你是仅仅在追逐梦想吗? 还是在寻找你的使命?
你正在面对危机吗? 你的现实,能经受住考验吗?
答案取决于你的信仰。 取决于你的世界观。
所以,最后一次:你的世界观是什么?
它足够大,可以容纳你的使命吗? 还是太小了,你只相信你所能看到、能证明的东西?
它足够大,可以容纳那些你无法看到、无法证明的东西吗? 还是你只相信“眼见为实”?
如果是这样,我想邀请你相信:相信即看见。
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在26岁之前,就确定了自己的世界观。 所以,不要拖延。 不要让别人替你做决定,包括我。 最重要的是,要选择一个建立在开明的、结合了智商和情商的信仰之上的世界观。
做你的功课。 研究各种世界观,包括科学和无神论。 提出问题。 寻求诚实和严谨的答案。
我写这本书,不是为了捍卫某个特定的世界观,而是为了解释我为什么选择了我的世界观。
我写这本书,也不是为了捍卫真理。 真理不需要捍卫。 真理就像狮子一样,只要把它放出来,它就会自己保护自己。
这就是我的目的:把真理放出来。 现在,轮到你来决定,你要怎么对待它了。
我希望大家能认真思考这些问题,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好啦,今天就聊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